欢迎访问保定供水网!   http://www.bdwater.com/
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0312-3030111

网站首页企业风貌新闻中心网上营业厅多种经营
您的位置:首页 > 多种经营 > 技术论文
多种经营

供水生产数据的计算机统计与管理应用

添加时间:2016-10-09 09:39:10   浏览次数:0  

        摘要:本文讲述了利用计算机更加准确、便捷的管理水厂供水生产中所涉及的多项基础数据。用计算机记录、核算供水生产中的大量技术、经济数据,减少人力支出,便于多项管理工作开展,提高效率。同时可通过网络与数据库,形成生产运行基础数据自班组、水厂、生产和设备管理部门直至企业领导决策层等多层次、多方面互联管理模式,便于多个部门综合利用生产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为各级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

        关键词:生产统计    供水运行    基础数据    计算机    管理    系统    应用      

       

        供水生产是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工作之一,水厂日常的生产、计划、运行、管理都直接影响到城市供水安全。生产运行基础数据对供水企业的生产工艺控制,设备设施维护、检修、更新改造、能源动力消耗等多方面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着重要依据,因此细化生产数据管理不容忽视。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地供水企业的历史、发展与自动化生产水平也不同。对于发达地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厂或供水企业对水厂生产运行等基础数据已经基本实现的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设置、安装了相应的仪表、计算机硬件与生产、调度软件系统,可以比较便捷的应用基础数据反映生产情况。但是建设年代久远的水厂,部分中、小城市的供水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和综合管理工作水平较低,长期以来这样的水厂和供水企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一直以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从事着企业繁重的业务管理、手工记录台帐和各种日报、月报、年报的统计汇总等工作。对于管理工作而言,生产运行基础数据的管理虽然形成了比较宏观的树状管理模式,但是有很多未形成自下而上的以及同管理层次的工作互联,不能充分发挥供水生产基础数据的统计、管理、分析、应用的功效。况且“海量”的基础数据,自动化水平若不提高,依靠人工、手动方法来进行多种数据分析是非常困难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管理层次上的障碍,很难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影响供水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发展提高。      

        下面就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供水企业在不同工作管理层次上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等对供水生产的基础数据实施管理与应用,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使企业管理工作规范化,避免重复工作和人为统计错误,进一步提高生产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以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一、生产运行基础数据的计算机记录与统计核算管理(基础层)      

        以抽采地下水的水厂为例作以介绍。抽采地下水供水形式的水厂,水源井位置一般比较分散,根据不同水源地的各自情况,有的水厂可能需要管理的水源井很多,若实现完全自动控制资金投入大,技术力量投入高,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供水企业难度较大。这样,水厂的机泵运行工人要依靠人工按照水源井位置对每个水源井机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逐井、逐表读抄,回到厂区再填写包括水字、电字、压力、药剂量等多项数据的制式的日运行记录,而后手动计算产水量、耗电量、加药量、生产单耗、综合能耗等数据。水厂统计核算人员对机泵运行工人抄记、计算的数据每日进行复核,并根据每日的数据核算、填报月报表、年报表,手动计算工作量比较繁琐。      

        基层的水厂运行工人每天所经手记录处理的数据是供水生产中最直观、最基础、用途最广的,供水企业只需要为多个不同工作时间段的运行班组安装配置一台普通的计算机,由统计核算人员利用微软电子表格建立一个同原来制式一致的日运行核算记录表格,向工人做一点简单的使用介绍即可帮助运行工人利用计算机来录入、核算、存储运行数据。表格的内容比较简单(如附表,以单井举例介绍),操作方便,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运行工人的手动计算工作,还相应提高数据准确度。数据录入后自动计算出水厂单井设备的运行时间、耗电量、出水量、生产单耗、水量扬程、综合能耗等,并通过电子表格的自动计算功能,生成全部水源井当日的各项数据的合计值。每个运行工人将各自负责的巡查、管理的水源井的生产数据录入后,一年内,以此类推,表格可以生成水厂每眼单井的年累计运行数据,自动统计出了每一台(套)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全年累计的运行时间、出水量、耗电量、能耗指标等等,直观反映了生产和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相应的对于地表水厂也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电子表格数据表记录和统计絮凝、沉淀、过滤、消毒、送水等多步工艺参数,设施、设备运行数据,方便生产统计。      

        水厂统计核算人员可以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功能,将单井的数据做为基础,自动计算每日全部设备的运行数据、相应可自动生成月、年累计数据,省去了大量的手动计算工作,并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数据的计算准确性。水厂的统计核算人员还可以进一步应用电子表格的筛选、排序等功能,针对单台或多台设备,一年或多年的数据、指标进行分类、排序操作,直接排列(比如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显示设备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优化统计管理,从而为水厂生产设备的维护、改装、大中修提供数据参考,及时处置问题,或是在需水量少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效率高、能耗指标低的设备来生产运行(无经济实力进行全面节能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利用企业资产落实节能降耗工作。      

        以上是利用计算机管理供水生产运行数据的最基础的层面,管理方法、操作应用简单,从人员、设备方面要求低,极易实现。      

        二、生产运行的基础数据在供水企业管理、科技发展中重要作用(互联应用层和决策层)      

        此项内容涉及生产、设备、能源动力管理,供水调度,水质管理、管网管理等多个部门与领导决策层的工作开展。包括生产中的水量计量、压力、设备负荷、能源动力消耗、水处理工艺参数指标等。      

        ㈠采水工作      

        利用运行班组记录的每眼水源井出水量、下管深度、动水位等数据,深入了解单井质量,配合设备效率、能源消耗指标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运行水源井涌水量高、设备效率高、能耗指标低的产水设备,并且及时发现“问题井”“问题设备”积极应对,联合设备、动力部门开展工作,条件允许可做报废处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㈡水质控制      

        利用运行班组记录的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运行数据,及时应对因原水水质、水位变化对投药量、处理速度、反应时间的影响,并利用每天的数据掌握一定的运行参数变化规律,保障制水工艺安全。在利用基础运行数据总结规律后,可及时发现水处理设施的功能状况,运行质量,为设备管理部门的更新改造提供依据,提高供水水质管理水平。      

        ㈢供水压力的调控管理      

        利用供水运行的送水压力数据,在不适合或无财力全面实施调速改造的情况下,密切联合供水调度、计量测压、管网维护等信息,掌握对水厂送水压力管网压力整体情况、区域情况、管网运行与损坏情况等信息,利用大量压力数据,总结掌握管网压力变化规律,在满足供水压力指标的情况下,合理调整不同位置的水厂、不同送水机组的组合运行,科学调整送水压力,减少不必要的送水、输水能耗损失,保护管网运行,延长管网寿命,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㈣ 设备、能源的管理和利用      

        利用供水生产运行基础数据,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能源动力管理工作。通过掌握基础的运行数据,从生产实际情况、设备运行时间、利用率等多方面出发,考虑是否新增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或停用部分设备。如果现有设备、设施不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设备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基础数据反映的情况,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科学选型、配置生产设备。如果现有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设备、能源管理部门则充分掌握设备状况、能耗状况,不断挖潜,提高管理水平。如果生产不饱和,可能需要停用部分设备(如变压器,生产不饱和可办理相应报停手续,减少基本电费和变损),提高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和企业支出。      

        ㈤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生产运行基础数据,多个管理部门可以细致掌握供水生产的实际状况,实施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人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水源开发、水量充足、水质合格、设备维修、节能技改、投资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决策,避免浪费,促进科学发展。      

        三、生产运行的基础数据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供水企业实现多层次人员精确、快捷的管理应用供水生产运行的基础数据的(如上文所述),需要建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系统,如附图所示。      

        首先是硬件投资建设。目前一般的供水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和计算机,需要建立数据库,可能还需要为水厂运行班组配置计算机(企业可以根据水厂运行班组的不同工作时段合用一台)和铺设网络。      

        其次是建立数据库与相应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供水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中心(或外包)建立生产运行数据库和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利用水厂运行班组录入的单井(单台)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水厂统计核算员的处理数据(形成日、月、年整体的生产数据表)实施数据建设工作,并开发建设管理系统,供管理部门、领导决策层直接人员查阅、搜索、单项或多项统计,整体情况浏览等。      

        最后是管理信息互联和反馈。从领导层、管理层之间、水厂、运行班组形成各级别的信息互通,改变原有专项树状管理模式。特别是多个管理部门业务工作信息,发现、处理问题更加及时、改进措施更科学,增强多项业务工作的协调联动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为企业科学、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合理的依据和建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